麦 耀明  

日本中国美術家協会 代表理事

中国廣州大学美術学院碩士研究生導師(~19’)

中国廣州中国画学会理事

中国廣州香雪書画会常務理事

京都日本画家協会会員

東洋水墨画院院長

亚洲美術双年展(香港)審査員

日本京都精華大学大学院日本画専攻卒業(岩彩画碩士研究生毕业)

 


■略历
   出生于广州,1990年赴日本留学,日本政府国费留学生。师从日本著名画家桥田二朗(創画会)、渡辺信喜(日展)等导师。1998年京都精華大学岩彩画系碩士研究生毕业。获国际财团罗大利艺术奖。
硕士毕业作品参加全日本美展【第50回京展】获京都新闻社赏大奖
第二届亚洲美術双年展(香港) 金奖。
入選中国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多次在日本入選【日本名士名流展】【第23回春季创画展】【第32回亚州现代美术展】【第11回青垣日本画大赏展】【京都日本画家协会新锐選拔展】等大型展览。
1997年于北京栄宝斋举办【岩彩画三人展】。1998年起于京都举办多次个展。2014年应邀在广东画院举办个人【岩彩画花鸟画展】
出版【麦耀明 水墨画集】,【麦耀明岩彩花鸟画集】。代表作品有《秋更深》《春艳》《荷塘月色》。
   作品溶合了日本画与中国画技法,树立雅俗共赏的风格。收藏于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
牡丹作品特别广受喜爱,《春艳》收藏于廣州时代地产公司

岩彩工筆花鳥画


 

每个人对绘艺术观赏解析都有着着不同的感受我来画是人与人之感情沟通最適合的途径。通它可以无条件地作者和众之达到心灵上的沟通,感情的交和共。它是一种温柔而坦率的无言会,一个无限的空。有候它像甜蜜的情故事,也像盈的旋侓,从而促使我不懈地表一个用言表达不到的抒情空

 

  根据上面所述的画感受,这张作品以茂密的秋为题材,花在向我微笑,叶子下垂了,的花林随着秋,左右晃,花瓣飘飘她的身影恍如在准迎接秋后的季节明年更加繁茂盛开作准备的呢?好像在向我倾诉着她的内心。
 
情奔放,有她沉默思考,也有候她在昂首呼这时,,不知不地我的心也随着她晃了一下。
 
这张作品我尝试画的手法来表达微妙的季节变化的瞬

 


洪楚平(广东画院副院长)点评:

形全神足-读麦耀明 岩彩花鸟画

 

  有一种语言是唯一性的,那就是艺术。中日友鄰,我们常以一衣带水为喻,在艺术上淵遠流长,唐代鍳真和尚東渡日本,与日本遣唐使共啓千年文化盛事。近代以来,鲁迅、弘一法师等等,游学东灜,为中日艺术交流功勋卓绝。

岭南画派创始者高剑父、高奇峰,陳树人及其传人更是以留学日本或吸收其技法为必修课之一,以期融会中外,创新艺术。

   高剑父在《我的现代国画观》中提出:新国画是综合的,集众長的,真美善合一的,理趣兼得的,有囯画的精神气韻,又有西画的科学技法。新囯画绝对不要公式主义。无论学哪时代的画,总要帰纳到现代来,无论学哪一派哪一个人的画,也要企稳自己时代的立埸,与不要忘记自己周围的现实。

  以上所言是与麦耀明 先生品茗闻聊感慨所系。想不到麦先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赴曰求学,至今已二十多年,依然以开辟囯画新路为宏旨。近年来麦先生也不时回故乡广州作艺术交流,因而也时常感受其艺术气息。麦先生师从日本著名花鸟画家桥田二朗等,努力探求岩彩花鸟画的新领域。其作品既吸取岩彩材料技法,又承继国画工笔精粹,并结合西洋画构图方式,厚中见薄,肌理效果凸现,色彩光感绚丽,生发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主要作品有富贵花,秋更深,蛙鸣,红柿,立葵,昇阳等。据了解其牡丹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也是麦先生的力作,单是制作牡丹花瓣,蠔殻取为原料,用有覆盖性的白粉層層套染,使作品富有質感美。我不禁以唐代诗人方干的诗句赞之:醉眼茗为抛去得,狂心更擬折来看。花不解语更堪憐,我时常赞叹为花草傅神的艺术家。正因如此,乃特邀麦耀明先生来我院举行画展,让更多人共享艺术之美。吾国千载不朽之谢赫六法及其画品中有随類赋彩之法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之语,可与麦先生共勉也。

 

甲午九月扵广东画院之遠希堂

---洪楚平(广东画院副院长)




专访岭南岩彩画先驱麦耀明
专访岭南岩彩画先驱麦耀明

 

化作丝丝润物雨  但使老树育新枝

                    ----专访岭南岩彩画先驱麦耀明

        选自【广州文摘报】2014324日第22期第12

 

岩彩画,一项古老的绘画技法,在我国,岩彩画的出现可追溯至半坡时代。唐代是岩彩画的鼎盛期,及至元明以后,“文人画”、“水墨画”等的兴起将岩彩画推到历史舞台的边缘。而在世界其它地区,岩彩画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一个懵懂少年在恩师的推荐下,远渡重洋去到日本,叩开了岩彩画的艺术大门。

 

一条未知的路

1990年,读完高中的麦耀明只身前往日本,忐忑地踏上了学习岩彩画的道路,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兴奋、好奇,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种种猜想。

 

“当时,我的指导老师推荐我去日本,学习岩彩画”,麦耀明说,“我从初中开始就跟他学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在此之前,麦耀明几乎没有接触过岩彩画。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麦耀明眼里,老师的话犹如军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此时,他的同学们都在为报考国内的美院而忙碌着。

 

不出所料,他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家人最终没有拗过麦耀明。

 

这辈子不再洗碗

 

  身处异乡,举目无亲,又要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麦耀明不得不忙碌起来。

 

来到日本的第三天,他就开始在上课之余打工赚钱。

 

  每天下午五点钟,上完一天课的麦耀明便要匆匆来到一家餐馆洗碗,在水池边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因为会影响效率,所以,戴手套成为了一种奢望,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只能任由冰水在指间肆虐。

 

  中略、、、、、、

 

  洗碗的日子,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

 

  “最后一天,从店里走出来时,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洗碗了。我觉得这一年半已经把我这辈子要洗的碗都洗完了”

 

  除了每天晚上要去洗碗,在刚开始的那段日子里,麦耀明还找了另外一份兼职,时间是早上六点到七点半。

 

  于是,他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同样必须兼顾的,还有语言学校的学业。

 

  就这样,在来到日本的第二年,他如愿考入了京都精华大学,学习日本画。

 

  中略、、、、、、

 

  进入大学,上课占去了更多的精力,打工的时间便越来越少,有时,必须节衣缩食才能保证有足够的钱去买颜料。

 

  有次,麦耀明接手了一幅画,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他压缩了大部分的兼职时间,随之而来的,是他只能委屈自己。

 

  那段时间,为了省钱,他在画室啃了一个月的面包。

 

  而画完时,手里的颜料也刚好用光,连修改的机会都没有。

 

  因为手里没有钱去买更多的颜料。

 

  经历了一开始的种种坎坷,他得到了大学和导师的认可,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日本文部省的国费奖学金,生活不费研究费都由国费支给,使他更能专心研究,埋头学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硕士毕业时,他的毕业作品入选“全日本第50回京展”,获得“京都新闻社赏”大奖。后来,他的作品入选“创画展”(日本三大画展之一,另外两个展览分别为“院展”、“京展”),随着作品的不断增多,各种奖项接肘而至,麦耀明渐渐成为日本岩彩画领域的佼佼者。

 

  现如今,麦耀明在日本和国内都成立了绘画工作室,为学生教授绘画技艺。但他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了新的尝试与探索

 

走出去  拿回来

 麦耀明在日本的这二十几年,前阶段是为了学习日本画的绘画技巧、颜料使用等方方面面,接下来要做的,则是要把学到的东西拿回来,与传统的国画相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人天地。

 

  纵观麦耀明的作品,尤其是后来的作品,便能发现,画幅之中既有传统日本画构图简洁、色彩明快、层次细致等特点,又兼顾工笔画“尽其精微”、“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的精髓,二者的融合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相比説是在创新岩彩画,麦耀明更加认同自己做的是创新国画‘我希望能够用岩彩画丰富的色彩,绘画技法,开辟一条国画创作的新路,为国画的表达提供更多种可能性

 

 

采访手记: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经历有些平凡,不够波澜壮阔,但是,跟大多数上课只知打瞌睡、没钱时只知向父母伸手要的学生相比,跟许多去国外留学只为往脸上贴点儿金的人相比,麦耀明的经历已然不平凡。

 

  更何况,他能坚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也许性格本是如此,也许是长期在日本生活的影响,麦耀明有着十分谦逊的性格,在谈到自己的理想是希望能够推动国画的创新时,他反复说了几次“或许我还没有资格提‘国画创新’这样的命题”。

 

  关于国画创新,历来都是充满争议的历程。上世纪20年代,齐白石的画在北平被一些人称为“旁门左道”;40年代,徐悲鸿在北平艺专执教期间,有人猛烈抨击他的画“根本不是国画”。曾几何时,黄永玉的画也不被认同为国画,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言论在国画界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麦耀明已经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践行着国画创新的宏大命题。诚然,一滴水无法托起帆船远航,但千千万万滴水汇聚到一起,便足以撑起万吨巨轮。

 

  燎原大火,往往都是不起眼的星星火苗的汇聚。

 

 

 

选自【广州文摘报】2014324日第22期第12